中国机床曾打破垄断也登顶过世界第一如今为还
栏目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4-03-26 02:18

  2022年,中国机床又创下历史,以1823亿元的生产额拿下世界第一,连续多年蝉联桂冠,而且比后面的日本和德国加起来还要多。

  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,机床却成为中国最容易被卡脖子的领域之一,高端机床几乎全部依赖进口。

  机床是用来制造工业设备的机器,飞机、航母、光刻机、战斗机等等都离不开机床,甚至连机床本身也是由机床生产出来的。

  因此它也被亲切的称为“工业母机”,现代机械化的摇篮,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  如果说芯片是制造业最高的塔尖,那么机床就是制造业最基础的地基,没有塔尖,中国制造业还能维持大而不强的局面,而没有地基,中国制造业连大而不强都很难支撑。

  中国机床经常被恨国党拿出来调侃,其中有两个非常经典,一个是制造业崩溃论:“一旦机床也被垄断,中国制造业就原形毕露”,还有一个是国防崩溃论:“没有日本机床、中国就造不出航母和战斗机”。

  其实中国机床也曾辉煌过,在机床被封锁的那段时间里,我们的前辈们凭借着一股傲气实现了技术突破,而后一路高歌猛进反攻国外。

  尤其2010年左右,中国机床先后收购多家外国机床企业,有两家企业跻身世界前十,其中沈阳机床的销售额还过登顶过世界第一。

  当时中国机床企业如日中天,很多人都以为中国机床将重现其他制造业的辉煌,结果这种辉煌仅仅维持十年时间,就兵败如山倒,迅速落寞。

  中国机床陷入高端全部失守,中端苦战,低端内卷的残酷竞争中,它就和芯片一样迟迟看不到突破的希望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,中国机床是如何,又是如何迅速衰败的?未来能否突围呢?

  大家好呀,我是熊猫,本期视频给你讲清楚工业母机以及它跌宕起伏的悲壮史,喜欢的话记得点赞关注哦。

  世界上第一台现代化机床诞生在1797年,由英国发明家亨利•莫兹利制作的,它的结构非常简单,有丝杆、光杆以及可以移动的刀架。

  然后在西方经过几次工业革命后,机床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,在1950年代就发明了数控机床。

  在解放前,中国没有成熟的机床,不过一些留洋归来的学者通过模仿,制作了一些简易的机床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中国急需恢复工业生产,而机床作为工业母机自然是重中之重,需要优先发展。

  1949年,沈阳第一机械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六尺皮带车床,1951年,北京机器厂也研制出18吨重的铡齿机,它也被称为:新中国创造的奇迹。

  所以1952年时,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工具机会议,各路专家和学者云集于此,开始了中国机床工业的第一次探讨。

  同年9月,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和中国第二机械工业局相继成立,由它们管理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和规划,其中机床就归“二局”管理。

  1953年,在苏联专家的提议下,中国将全国十八家重点机械厂进行整改或者新建,由它们负责机床的技术攻关和生产,这就是大名鼎鼎的“十八罗汉”。

  中国的机床兴衰的与十八罗汉息息相关,可以说它们生产的机床为各行各业持续输血,支撑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崛起。

  其中位居罗汉首位的就是沈阳第一机械厂,它创立于1935年,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车床制造厂。

  1953年时,沈阳第一机械厂正式更名为沈阳第一机床厂,并且被列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,被大家亲切的叫做“沈一机”。

  由沈一机带领的中国机床主力军就这样搭建了起来,有了它们,中国机床才有了攻坚战的主力军。

  当时中国机床技术主要来自苏联,但是熟悉苏联工业都知道,它们生产的装备都是大老粗,大部分工业产品能用,但是绝对不好用。

  在机床上也是如此,从苏联进口的机床不仅声音大,而且操作流程复杂,总之效率非常低,因此中国虽然引进了他们的技术,但还得自己进行再次改造和升级。

  1955年,沈一机经过无数次努力,终于研制出的中国第一台车床——C620-1车床,这台机器的性能相比苏联机床,更符合中国工业的需求,所以很快就普及到全国。

  在巅峰时期,C620-1车床的市占率一度达到80%以上,属于国民级别车床,为了纪念它,中国将它复刻在纸币上,也就是1960年版的2元纸币,俗称“车工两元”。

  C620-1车床当然不是高性能机床,但是它的诞生让我们的机床人信心倍增,在此之后,有越来越多的机床厂开始生产出不同的机床。

  1956年,为了帮助机床企业减少负担,中国第一机械部成立了北京金属切削机研究所(下称;北机所),由他们负责机床零部件的设计、研发和试验,然后提供给全国各地的机床厂。

  北机所仅仅用了一年时时间,就研发出大量的机床配件,比如工具、磨具以及附件等,并迅速将它们推广到全国。

  由他们关联企业生产的各种零部件,能占到全国90%的份额,这些零部件加在一起,帮助中国实现80%的机床零部件国产替代。

  他们生产的机床种类越来越多,产量也越来越大,各个机床厂都有自己擅长的机床类型,大连机床的万能铲床、济二机床的龙门刨床、上海机床的新外圆磨床鞥等,都非常的有特色。

  在这之后,他们开始向技术难度的更高的数控机床发起冲击,其中北京第一机床厂率先取得突破。

  机床分为数控和非数控,数控机床由多个系统控制,它生产更加稳定,而且效率和精度都很高、因此属于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
  西方国家对它的实行严格的禁运,不但不卖给我们,就连资料也不公开,其中苏联,它们也怕中国工业壮大,不愿意分享技术。

  刚开始时,由于缺乏信息,他们在第一步就陷入麻烦,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入手,后来他们找到清华大学合做,两家共同成立数控机床研发团队,然而依旧没有头绪。

  恰好这时,北一机的同事从苏联回来,他带回一张数控机床的广告传单,这张传单信息也很少,只有一张图片外加几个机床的性能参数。

  研发团队看到后欣喜若狂,当你啥都不了解时,参数就是唯一的目标,是一个照明灯,于是他们根据参数的进行逆向推测和技术攻关。

  1958年,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正式诞生,代号X53K1,而此时国外的数控机床也不过才诞生没几年,两者差距缩小到十年以内。

  就此,中国机床完成了人才团队、普通机床、数控机床、机床零部件的诸多要素准备,具备了崛起的条件,开始布局精度更高的精密机床。

  1960年,中国成立高精密机床规划专家小组,专家组制定了50多个高精机床发展规划,在这个规划的帮助下,我们的机床初步拥有了高精度机床的生产能力。

  为了应对不利的局面,中国被迫开始了著名的“三线建设”,将重点工业转移到以中西北为主的内地城市。

  大规模搞工业需要大量的机床作为保证,中国机床作为排头兵之一,当然也得身先士卒了,所以他们就在四川、甘肃等地方大量建厂,中国机床产业的规模迅速壮大。

  原本机床年生产能力只能达到上千台,但是扩展后,机床产能迅速增加上万台,中国机床完成了由小向大的转变。

  中国被迫把精力放在规模上,那么在机床的精度和尖端数控机床上,就没有资金和精力去钻研,而国外企业却一直在进步,尤其是数控机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

  数控机床的的结构有数控系统、驱动系统、传动系统以及刀库系统等,国外的这几大系统基本都在这个时期起来的,而中国却连一个精通的也没有。

  也就是说几年之后,中国与国外的差距只是缩小了规模,在技术上反而拉开了差距,这种差距让我们在以后吃足了苦头。

  1978年后,中国进行改革开放,大量的工业品进入中国,其中也包括机床,因此国内机床企业不得不与国外企业竞争市场。

  中国机床企业技术差的缺点被无限放大,我们生产的机床基本上无法满足高端需求,数控机床更是落后一大截,几乎就没有企业能够生产出来,因此国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一跌再跌。

  这个过程非常的痛苦,国外对于数控机床管控的非常严格,中国企业只能引进一些低端产品和技术,而且就算是低端的机床,我们企业想要得到也不容易,甚至要不断踩坑和忍受别人的轻蔑。

  1990年代中期,沈机花费上亿元购买了一项美国企业的数控技术,结果买完他们就耍赖,只给了沈机一串代码,并没有真正的技术移交,导致沈机上亿的资金白白流失。

  1990年代末,中国一家企业向日本求购了数控机床,结果他们强迫我们签订霸王条款,不允许我们将数控机床搬运,也不允许我们生产协议之外的产品,否则就会自动锁死机床,让机床成为一堆废铁。

  总之,引进国外的技术难度非常大,小型企业无力承担只能被兼并,大型企业虽然有资金,但是只能在低端挣扎,少部分能生产出中端的机床,但是利润也会被外企拿走。

  中国大量的机床企业在竞争中逐渐衰败,裁员、转产、重组甚至破产的企业比比皆是,整体机床企业的资产缩水一半以上。

 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沈阳机床,它在政府的主导下,由沈阳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机床厂合并而成的。

  当时沈阳计划打造一个规模更大,更具竞争力的企业,来应对国外的冲击,然而这次合并效果也不明显。

  在进口机床的围剿下,沈机依然在亏损,而且一亏就是十年,不但业务缩水,就连员工都只有原来一半不到,随时有可能破产。

  沈机还只是中国机床的一个缩影,原本十八罗汉以及三线建设中诞生的机床企业,大部分都消失了,它们不是被兼并,就是在被兼并的路上。

  中国机床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,很多企业都在寻求突围的路径,而这个路径率先被沈阳机床和关锡友解决。

  2002年,沈机依然没有找到盈利的办法,关锡友临危受命,担任沈机集团的总经理。

  作为工程师,他对机床行业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,在他看来,中国机床厂的业务太多了,不仅有主营业务,还有配套以及合作的各种产业。

  这些产业有些本身就是负债经营,还需要沈阳机床输血,严重拖累了机床的精力和资金。

  因此在他上任后,就进行了大规模改革,将非主营业务全部剥离,选择轻装上阵。

  在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后,沈机开始展露出霸气的一面,没有技术和设备,就继续引进,如果对方不卖干脆就将企业一起收购过来。

  在几年间,沈机相继并购了德国希斯公司、云南机床和昆明机床,将他们的部分技术和客户一起拿下。

  2002年时,他们的销售规模才13亿元左右,但是仅仅5年时间,沈机的销售额就突破了百亿关卡,当时世界排名第八位。

  2012年 沈机更是以180亿元的销售额斩下世界第一的位置。而在它之后,中国其他机床企业也在高歌猛进。

  北京第一机床厂收购德国瓦德里希科堡,大连机床厂并购了德国兹默曼,也因此一度排名达到世界前十的位置。

  机床厂前十中有两家中国企业,这是前所未有的成绩,中国机床的蜕变,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。

  2013年后,中国机床企业开始了大溃败,仅仅5年时间,大连机床就被司法机关裁定重整,2年后,沈机也被迫重组。

  中国机床一哥和二哥同时衰败,让很多人惊掉了下巴,不禁纳闷中国机床到底发生了什么?

  后来行业内的人经过分析,普遍认为是中国机床企业不重视质量,在我们忙着扩大规模的时候,世界其他机床厂却在修炼内功,往精度更高的方向发展。

  因此沈机的关锡友就成了主要的讨伐对象,有些人认为是他多次豪赌,让沈机出现巨额的亏损,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。

  2012年后,中国开始制造业大升级,需要大量的高端数控机床,普通机床和中低端数控机床的市场越来越小,而且都是中国企业自己在内卷,盈利情况不容乐观。

  以沈机自己为例,坐拥沈阳、云南和德国三个产业群,但是他们的利润却非常低。

  2012年时,沈机有180亿的营业额,但是利润却只能勉强达到上亿,大部分利润都被国外的配件厂拿走了。

  一台机床售价30多万,但是国外的一套数控系统就要25万以上,也就是说中国一家机床企业每年的利润有7成是被外企给拿走了。

  而数控机床属于真正的尖端技术,在国外封锁的情况下,中国企业必须投入巨额的资金研发,这对于盈利困难的中国机床来说,明显是非常大的负担。

  于是不变就是求死,但是变的话可能死的更快,就成了当时中国机床行业的普遍困境。

  而关锡友带领下的沈机就是要主动求变,作为中国机床一哥,如果他们都不敢向高端冲刺的话,那么还有哪家企业能做得到呢?

  其实一开始时,他也并不想自己研发,研发不仅仅需要金钱,更会花费巨额的时间,风险极高。

  所以他才会收购德国希斯公司,就是希望通过他们取得关键技术,减少研发进程。

  他们违反市场规律,不让中国收购的企业进行技术接纳,比如沈机本来看中的希斯公司在数控机床上的技术储备,所以才收购亏损严重的希斯公司。

  结果收购完就傻了,德国就以技术机密为由,不允许本土知识转移,而且还禁运五轴机床厂,只允许精度大于5微米机床出口到中国。

  说实话,这就有点无赖了,收购前你不说,等收购后却出来干预,这种行为和当初美国企业只给代码不告知技术原理一模一样。

  所以收购希斯公司不但没有给沈机带来技术突破,他们还得不断的为这个亏损的企业输血。

  也是在这时,关锡友这才认识到真正的技术是买不来,求不来的,于是痛下决心开始自己研发高端数控机床。

  2007年时,他在上海专门成立了一支研发团队,负责新型高端数控机床技术攻关。

  注意时间点,此时是2007年,沈机还处于高速扩张的阶段,但是关锡友却能做到居安思危研发自己的数控系统,这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。

  当时他找了很多国内专家来带领这个团队,但是没有人敢接受,于是他迫于无奈找到了他同济大学的师兄朱志浩,由他率领一支非常年轻的研发团队去做这件事。

  关锡友对于研发团队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,要钱给钱,要资源给资源,在后来业务亏损时,甚至不惜利用高杠杆向银行借钱,也要支援他们。

  后来有人评价说,关锡友这是没有研发的命得了研发的病,沈机没有钱搞什么研发,就该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机床?

  在他看来,只要能研发出一款堪比日本发那科,德国西门子那样的数控系统,从而带领沈机走向真正的辉煌。

  说实话,我是非常难过的,什么时候高科技研发也成了错?但不管怎么说:这笔钱成为日后压垮沈机的稻草之一。

  如果以上帝的视角来看,你是不是也觉得这几乎不可能成功,当时很多国内专家也都不看好他们,认为中国机床根本追不上西方。

  然而事实还是证明沈机研发团队是真的有东西,他们真的研发出来自己的数控系统。

  2012年,沈机完全自主可控的智能数控系统正式下线 ,关锡友高兴的语无伦次说:这套系统比发那科和西门子还要先进几年。

  我为啥说他是语无伦次,这是因为西门子和发那科已经在行业钻研了无数年,而且经过了市场验证,底层技术肯定比i5要好的多。

  关锡友作为业内人士肯定也知道这点,但他还是说出来了,我猜可能是为了增加国内下游厂商的信任感吧。

  但是不管怎么说,i5的的确确是中国人自己的数控系统,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,不论它多差都是属于自主可控的系统。

  因此i5也成为当年中国机床的热门话题,很多官方媒体都将它作为典型报道,关锡友当年就被评为: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。

  i5打破垄断后,让外企感到危机感,于是他们再次用出老套路,放开禁运管制,用低价挤压你的市场,等把你打倒后再提高售价。

  i5刚研发出来时,各种零部件的质量和精度还不太成熟,其实是不适合推广的,但是当时的沈机在业务上已经面临亏损,而巨额的研发费用让他们资金链有了很大的问题。

  如果市场被外企占领,那么i5想要市场化就极其的困难,于是关锡友做了两件让沈机后悔不已的事情。

  一个就是提前将i5推到市面上,导致i5出现漏油、机床撞刀等等,这些事情在后来加深了国内企业的不信任,更加没人用了,只有沈机自己在坚定的支持i5。

  以租代售在中国科技突破史上有很多先例,比如中国早期的CT机就是如此,先用满意了再付钱。

  但是沈机的以租代售却有点不一样,它有两种方式,一种就是直接租赁,就是将i5租借给工厂收取租金,还有一种是建立租赁中心,然后企业可以找他们代工。

  这个租赁中心就是大名鼎鼎的5D智造谷,沈机通过与政府合作拿地,然后建设一个具备专业机床加工的工业园区。

  按照关锡友的规划,沈机将在全国建造数十个智造谷,然后就可以做配套服务,这样企业可以不用购买昂贵的机床,而沈机也可以将i5规模迅速扩大。

  说白了这就是机床领域的共享经济,如果能成功,沈机确实可以改变中国机床的格局。

  然而事与愿违,5D智造谷运作并不顺利,全国20多个智造谷只有寥寥数家是正常开工的,而且还是利润惨淡的那种。

  原因比较复杂,一部分是i5本身的问题,一部分是工业园区规划问题,导致5D智造谷的开工率非常低,资金不能回笼。

  于是沈机的负债就更多了,在数次的挣扎后,沈机资金链彻底断了,再无回天乏力,2019年,沈机正式开始重组。

  事后很多人说关锡友和沈机太过冒进,多次并购加上研发投入,让沈机的资金遇到了问题,但我是并不这么看,沈机真正失败是在于我们整体工业的基础不够,在于资金不够,而不在于关锡友的冒进。

  数控机床是一个极度分散的行业,有些企业擅长数控系统,有些企业擅长传动系统,而有些企业擅长刀具和配件,一台顶尖的机床几乎极集齐了许多发达国家高精尖技术,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。

  这样的技术不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短时间内能突围的,需要整个行业几十年如一日的突围和奋战,用沈烈初的话说:制造业突破的核心技术有三基,也就是:基础零部件,基础工艺,基础材料。

  失败并不可耻,可耻的是连失败的勇气都没有,关锡友却主动做了,在战略上没有错,只不过他没有成功而已。

  在我看来沈机失败有三点:第一点是外企竞争,他们通过开放管制等手段,逼迫中国企业做出错误的战术。

  第二点是:不重视三基,有了i5数控系统,但是没有注重材料、零部件质量以及系统的迭代升级等等,盲目量产导致i5口碑下滑。

  沈机一家企业单独承担了国外数十家企业需要的技术研发资金,然而还得不到客户的认可,让他们失去了定力,没有打破i5。

  如果当时有足够多的客户,有足够多的资金支持,i5能否成为一个顶尖的机床还不敢说,但是沈机一定不会盲目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推广,一步错步步错,就更不会有后来的巨额债务了。

  i5的客观评价应该是,它不是一个失败的尝试,毕竟打破国外垄断,让他们不敢随意禁运,而且给我们下次机床突围提供了经验。

  但是它也没有关锡友说的那么好,想要打破国外垄断,还需要整个国家工业的集体努力。

  如今多年的突围,我们的机床在全产业链有了非常不错的班底,除了沈机外,诞生了华东重机、秦川机床等优秀的机床企业。

  上游企业也有华中数控、科德数控、雷赛智能等等,而我们的下游企业就更多了,航空航天、汽车钢铁等领域的中国企业蓬勃发展。

  而资金方面,中国也成立多个专门的扶持机床的通道,甚至特别创建了2只工业母机ETF,帮助企业融资。

  在三基方面,基础材料、基础工艺、基础零部件已经成为国家下阶段的重点发展目标,每一段时间都有一个新的突破甚至弯道超车出现,我们不用再像i5那样盲目扩大规模。

  所以熊猫坚信,机床被卡脖子的问题不会持续太久。好了,我是熊猫,我们下期见!
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